近日,思明区青少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文艺作品联展”揭幕作品——思明青少年云合唱《国家》播出了。该作品迅速在朋友圈“刷屏”。我们采访了本次云合唱的,其中一位幕后“大功臣”,思明区青少年宫小胖老师——吴子恒。

问题一:能否介绍一下这个作品的由来?
9月29日中午,我们接到上级提议,问是否可以在国庆当天推出一个云合唱作品,为抗疫中的厦门市民打打气,也为祖国的生日献上一份祝福。我们当时认为时间有点赶,但这么有意义的提议,我们愿意全力完成。
大概一个小时之内,我和区青少年宫共同负责这个作品的王珍珍主任以及陈恩恩、孙霄等几位老师就敲定了《国家》这个作品。一方面是因为歌曲中传达“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的信念,十分符合当下厦门民众的心情;另外一方面,合唱团的孩子们对这个作品也比较熟悉。
问题二:不到两天的时间,过程顺利吗?
赶是真的很赶,但是,过程应该算是顺利的。从接到提议到方案形成,大概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几个老师分头行动。
考虑到孩子们还有居家学习的任务,我们在傍晚的时候把居家录制的要求布置给孩子们。大概晚上九点多,十几所学校的40多名的孩子们的素材就全部收集齐了。剩下就是后期的事情了。
那两天,我们几位老师大概每天都要忙到夜里两三点。

问题三:我们听到的这么像“录音棚”的作品,不会采用的是孩子们居家录制的原声吧?!
都是孩子们的原声,就用两个手机完成,一个手机播放音乐,一个手机录制视频和声音,收音就全部靠普通手机耳机的麦克风。
一般合唱都是需要指挥的,因为是居家录音,孩子们相当于又要当歌手、又要当指挥、还要当监制,也挺不容易的。

问题四:问一个“读者福利”问题,自己用手机录歌,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么好听?
哈哈……首先唱得好是基础,除此之外,如果说有小秘诀的话……第一要找一个安静的房间;第二要多试几次音,判断耳机麦克风在哪个位置比较适合自己;另外就是平常要多练习,我们的孩子去年以来,经常线上交一些练习作业,其实都算是经验丰富的。
当然,考虑到影像化,房间里的光线和自己的妆容也是要注意一下的。


问题五:您感觉对这次的呈现满意吗?
从合唱呈现的角度来说,我们是非常满意的。去年疫情期间我们推出过《最好的未来》云合唱,当时的反响也很好,这次孩子们的演唱和录制技巧都比那次进步了很多。当然,如果时间更加充分一些,我相信应该还可以做得更好。
目前,“祖国,您好”作品展还在“思明快报”持续推出,除了合唱系列,接下来还有舞蹈、美术、器乐、语言类共计40余个作品陆续和大家见面。
本次展览由思明区委宣传部指导,区委文明办、区教育局、区文联主办,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心、区融媒体中心、区青少年宫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