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思明区中小学将全面恢复线下教学。经过一个月的线上学习,返校在即,家长和同学们内心是否有些小忐忑呢?思明的老师们给大家特别分享了一些线上线下学习过渡衔接的小建议。助力同学们轻松返校、快乐求学。
1、返校前,应该怎么调试?
厦门市第九中学蔡欣欣(区青年教学能手):接下来,孩子们首先要面对的是生活和学习节奏的改变。这可能会引发孩子的一些情绪困扰,如紧张、焦躁等,甚至影响到饮食、睡眠等方面。
这几天,家长们可以多留意孩子情绪的变化,积极协助他们调节作息。提醒孩子,可以通过整理线上学习笔记、预习新课等自主学习等,逐步找回线下课堂的感觉。
返校在即,自然也会有一些孩子因为荒废了些时间而对线下学习感到担忧。这时候,“早干嘛去了”“我早就告诉你不努力就会后悔”之类的话语,请家长们尽量忍住不说。
与其让孩子们悔恨过去,不如帮助他们把握当下。做孩子坚强的后盾,鼓励孩子做当为之事,坚定自信,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这几天,家长们也不妨通过和孩子一起畅想返校后的新生活、在家里举行一个小仪式等方式,提升孩子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向往。
2、返校初期,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
厦门市第十一中学廖燕(市学科带头人):根据去年的情况来看,返校初期,有几种情形经常会在孩子们身上看到:身心焦虑,缺乏自信;作息紊乱,纪律涣散;知识缺漏,反应迟缓。
相较去年而言,今年学校和家庭都有了经验,反应更迅速,各方面指导也更及时更充分。通过这些天的线上家访,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的状态普遍都比去年好,但还是或多或少存在上述几种问题。返校后,请家长们留意观察孩子们的状况,若遇到较为棘手的问题,可以第一时间与老师沟通。
同时,也请家长和同学们不必太过担心。线上教学期间,老师们普遍降低了难度、放慢了进度。同学们只要在返校后主动学习,积极查缺补漏,在老师们的帮助下,相信一至两周就可以跟上前进的步伐。
3、学校和老师会如何帮助?
双十中学思明分校陈榆(市骨干教师):第二次全面线上教学,师生之间彼此的适应度、期待值跟上一次相比都有所改善。因此,返校初期,学校和老师最希望孩子们能平稳过渡、稳中求进。需要提醒孩子和家长们注意的是,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确保“一个也不掉队”,请大家都不要太过担心。
返校前,老师们会根据孩子网课表现、校本作业等进行评估,结合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过去一个月的线上教学效果进行综合研判,做好返校初期补偿性教学的安排。
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期间,学校不会安排考试,也一定会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或单独安排衔接课时,或将线上教学内容融入新课、复习课或试题讲评课进行补充学习,让同学们的学习回到正轨。
当然,我们也会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做好对学生的辅导帮扶工作。同时,学校也会通过心理讲堂、班会课等方式,帮助孩子们缓解紧张焦虑,消除心理负担。
4、返校后,会有些新的亲子矛盾吗?
观音山音乐学校阮劲莹(区学科带头人):返校初期,的确也会产生一些新的亲子矛盾,主要是家长过高的期待和孩子的实际水平的落差引起的。
建议家长们放平心态,在学业监督上多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少苛责学习的结果。如果孩子努力了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可以跟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商量对策,确实在亲子沟通存在较大障碍时,可以寻求班主任、学科老师、心理老师的帮助。
此外,家长们也可以陪同孩子多走进社会,看看电影、逛逛商场,走走公园……在丰富孩子生活体验的同时,更加全面地观察孩子,从而发现孩子身上更多的优点。作为家长,也要保持自我反省的能力,努力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好榜样。
5、有关“双减”,返校后的注意事项
金鸡亭中学郭小霞(市学科带头人在培对象):首先要提醒家长们的是,不要急于将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相信学校,相信孩子,给孩子一个缓冲和内省的时期。
第二,经历了一个月的线上学习,返校初期,孩子们需要进行“电子产品脱敏”。建议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制定电子产品使用的书面约定,孩子要自觉遵守,家长可以适时监督,双方积极沟通,逐渐远离电子产品。
第三,“双减”政策下,学校会进一步优化和精简书面作业,引导孩子提高校内学习效率,孩子们回家后,课余自由时间会增多。请家长们提醒孩子,不能忽视综合性实践作业,如科学实验、劳动实践等。建议家长适当参与孩子的实践作业、亲子阅读或体育锻炼等,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第四,回到学校,同学们有伙伴了。经历一个暑假,开学没几天又转入线上,同学之间可能生疏了,不少同学刚刚进入新的班级集体,相互之间都还陌生。返校后,建议同学们积极主动和身边的伙伴交流,同时,主动参加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