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是唯一合理的姿态

作者:区教师进修学校时间:2020-10-09点击数:

金秋时节,厦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郭淑雅工作室成员及思明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兼职教师齐聚思明区教师进修校,一起聆听工作室核心成员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张建发老师带来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视野》专题讲座。

图1_副本.jpg

张建发老师,不仅是厦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郭淑雅名师工作室核心组研修成员、也是海沧区张建发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还是福建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张老师向老师们展示了作为一名教师该有的专业发展态度:“向前,是唯一合理的姿态”!讲座中,张老师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特殊课程,从“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视野”两个角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发展方向和课程实施的途径。

图2_副本.jpg

他用讲故事的方式为大家做阐述,开篇首语便是“讲故事比讲大道理有效”,随即就是一个“卖梳给和尚”的故事,以此告诉老师们:要用思维变异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学科的融合,便是给自己提供多一条发展的道路。紧接着,张老师从“教师专业为什么要发展(成长)”和“要如何发展(成长)”两个问题展开叙述。张老师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来解读他眼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视野,用一个个动人的案例来重新审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新视野。从最原始的课堂设置,到最热门的人工智能;从最常规的课堂活动,到最创新的研学教育实践。张老师都在用最鲜活的实例和亲身经历为现场的老师们明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置与实施。他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向前姿态”!

图3_副本.jpg

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工作室骨干教师蔡老师提出“研学旅行如何结合学校和班级活动开展?”张老师认为应该在开学初就筹划,学校层面先有指导方案,班级再根据班情设计,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研学,才能取到良好的效果。工作室核心成员、思明区教研员吴孙勤老师则提出一个更为犀利的问题“思明区学校差异化大,资源不均衡,怎样才能在学校层面把综合实践活动搞好?”张老师提出了见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从学科的角度、课程的设置、家长资源的利用、学校政策的辅助,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老师自身的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共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

图4_副本.jpg

最后,吴老师用了“资源观”、“实践观”、“整体观”、“发展观”这“四观”来评价总结今天的讲座,他认为“外因是助力,内因是关键,要跨越知与行之间的鸿沟,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应该学习张老师收集资源的敏感性,只有积累才有沉淀,从量变到质变,专职兼职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晰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吴老师精辟的感悟,恰是对张老师“向前,是唯一合理的姿态”的另一种解读。

会后,厦门市郭淑雅名师工作室成员一齐合影,定格下今日的“集思广益”和“笑语香言”,共同感受“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畅快。

图6_副本.jpg

撰稿:吴孙勤陈娴陈斯佩

摄影:陈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