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1日下午,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举办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第二学段数学教材分析与解读研修活动。由于当前正处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特殊时期,我们采用腾讯会议线上研修的方式事先预约好四、五、六年级的会议号,各学校组织参训教师手机、平板或电脑下载、安装并实名注册腾讯会议软件,按任教的年级进入四、五、六年级的会议室。11日下午,全区共有559位数学任课教师参加了本次线上研修活动。

吴伟华老师线上主持
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与解读由莲前小学谢俊男老师负责。谢老师在分析与解读中关注联系,整体把握教材。通过找联系寻脉络,围绕四则运算在小学阶段的内容结构,系统梳理,整理脉络。针对总复习知识点间的联系,梳理知识将知识网络化。通过找难点寻突破 逐一展开各单元的解读。着重点放在各单元难点上的处理,以学生易错点的成因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通过找比较寻对策,在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横向对比,呈现典型课例小数的意义一课教学难点的处理方式,寻求突破策略。通过找问题寻方法,针对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问题,提出建议:在开学前,结合市、区两级线上学习相关资源。采用“资源推送+学习单”先学后教学习方式,针对学生的困惑点答疑解惑。教学进度节奏可以相对缓慢些,开学前借助适当的线上平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以评促学。开学后用线下检测方式进行评估,查缺补漏,巩固化知识。

谢俊男老师上课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与解读由演武小学刘馨老师负责。刘在分析与解读中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握知识的整体脉络,把握本质助深度学习。她从读出教材的“是什么”“为什么”“想什么”和“有什么”四个方面来展开教材解读。注重引导参训教师从课程理念以及课程目标入手,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编排体系,分析教材的主要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使大家切实的感受到要想实现高品质课堂教学,就要立足课标、关注学生、研读教材,而且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学科素养的提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刘馨老师的解析中可以看出,刘老师非常注重从学情入手,分析学生们对于教材内容会有怎样的理解障碍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点。在每一课都提出了自己的备课思考,并预测难点,由此进行更加精准的研读。除了学情以外,基于教材的编排情况,刘老师希望老师们能从核心素养出发,抓住数学的本质,让学生切身体会知识的产生。因此,可以对教材适当的进行创编和整合,制定符合自己班级的教学方案。同时,刘老师还基于目前的线上教学,教师该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以及复课后如何开展教学,找到教学起点,给老师们做中肯的建议。

刘馨老师上课
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与解读由槟榔小学孙大伟老师负责。孙老师结合本学期开展教学工作的新背景,从目前线上教学的整体建议、基于核心素养的教材解读、开学线下教学的整体建议三个方面与老师们进行分享交流,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孙老师首先针对目前线上教学工作,从“教、评、学”三个维度提出具体如下的建议:教的建议,要适当进行目标把握和环节设计的适当调整,以符合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要整体保底、控制难度,环节设计要重视核心一两个学习实践活动的设计;学的建议,学生要以自主阅读记录学习笔记,结合微课资源完成学习单,进行操作实践等活动来进行学习;评的建议,课时教学评价以课本练习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设计难度适中的阶段性综合练习,采取不同的方式组织检测,并进行及时的答疑。其次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教材解读,采取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单元内容的教材解析:快速梳理《负数》《百分数(二)》教学目标,为阶段检测评价提供参考;《圆柱和圆锥》单元, 侧重分享把握教材提供的契机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如以旋转长方形、三角形得到圆柱与圆锥为例,分享如何充分挖掘分类思想的渗透教学。以育人价值和监测导向的视角来分享如何进行毕业考复习教学工作的安排。 最后针对开学线下教学工作,建议通过及时的基础性综合练习进行查缺补漏,关注少数客观上线上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关爱与个性化的辅差。

孙大伟老师上课
虽然在防疫防控阶段,我们没有办法正常的组织研修活动,但是我们与时俱进,借助网络平台,研修依然火热进行,从不会停下脚步。
撰稿: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 吴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