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班级是师生的愿景,是决定每一个生命故事平庸还是精彩的舞台,是师生共同穿越的所有课程的总和。为提高班主任的工作实践能力,培养年轻班主任成为栋梁之才,3月7日上午,副校长刘余建、德育处曹雪红、王晶晶、白如兰老师与青年班主任们齐聚一堂,共同出席了第一届青年班主任论坛。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班主任教育故事分享”。教师们分享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教育得失,和孩子之间的事,和家长之间的事,聚焦班级的“问题学生”,谈谈自己的所想与所悟。
首先由郭姝妤老师进行关于“问题学生”的文献综述。她指出,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学生,重要的是,我们都是在问题中长大成熟的,问题给我们带来思考和磨炼,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资源。
接下来由青年教师们进行教育故事的分享。黄阿婷老师以《小任务,大进步》为题,分享了她在面对难以沟通的学生时巧妙设计小任务,鼓励孩子承担拿班牌、整队、领路队、挂班牌,每个孩子都希望拥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只要让他知道你努力完成就有不一样的收获。

许莉莉老师在面对爱发脾气、情绪不稳定的学生时,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并对其家庭背景进行耐心而细致的分析,巧妙运用多种方法,如谈话法、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三种方法综合运用,再加上老师对孩子细致地关照与培养,孩子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耿越老师运用系统的处理方法,在面对问题学生时有条不紊,她全面了解家庭背景,通过“小板凳计划”帮助学生梳理解决当下的困惑;制定短期与长期的成长计划,使该生融入班级,并让班级同学对这个孩子看待更加客观、全面;培养孩子的手工特长,抓住时机表扬孩子,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

魏仙贵老师以“我们班的‘红孩儿’”为题,在孩子发生矛盾时,心平气和地引导他梳理问题发生的原因,平等谈话的方式处理孩子的不愉快事件,不带着责备、生气的情绪,心平气和地听他讲述,尊重他并引导他认识错误,最后肯定他知错就改,孩子和老师不断叠加情谊,巩固信赖关系。

高捷老师以“教育取经记”为题,分享她在面对问题学生时,抓住孩子情绪不稳定的规律,让孩子分时间段完成作业,分配任务,给予学生管理班级的机会,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孩子明白老师对他的爱与期望;利用孩子喜欢的事物作为话题,拉近距离,并反思孩子在成长路上的进步与不足;

林思颖老师以“山谷里的向日葵”为题,分享了对班级默默无闻学生的关注,利用打卡多多鼓励学生上传作品,孩子朗读越来越流畅,表现力越来越外放,更加有了自信;俯下身看看,投射一些关注的温暖,就能惊喜的看到他们正向着阳光,努力绽放。

黄羽君分享了如何处理班级“情绪炸弹”的故事。孩子毕竟是孩子,如果我放下成见,用诚心对待小白,想必师生之间的关系会逐步缓和。黄老师引导孩子主动管理班级,将孩子小小的成绩不断放大,规范孩子的行为;

郭姝妤老师分享她在后进生面前是如何调动班级所有小朋友的力量来教育他,感化他,而不是孤军奋战;把他当成班级这个大家庭的小弟弟,犯了错误就要不厌其烦的指出来,帮助他认清、了解社会规则。并和班级孩子们达成共识。

刘余建副校长指出,教师对孩子的信任需要过程,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要有效地利用教育期待,尽力地去鼓舞孩子,改变孩子,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小的影响。班主任们应多多思考,带着研究的思维,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此班级才能越带越好。


班主任不仅是引导孩子成长的明灯,更要做一个满腔热爱、会讲故事的人。愿青年班主任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