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厦门市演武第二小学参加第二届“3+1”教育论坛
为了加强校与校之间合作交流,彼此互学共长,共同进步,把脉时代脉络,畅享未来教育。

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金鸡亭小学、演武第二小学,同安区祥平中心小学、翔安区金山小学共同主办了第二届“3+1”教育论坛活动——“想象,让教育更美好”。我校教师积极参与论坛活动,共收稿60余篇,优选9名优秀教师代表分别从管理、德育、学科教学的不同角度参与此次论道。

余云坚老师的《从教育“厂”到教育“场”:未来学校的坚守与转向》提出未来教育何去何从引发了大量的思考、讨论,提出学校应回归与坚守,未来学校应该从“教育厂”转向“教育场域”。在转向中,需要重建一个稳定的以人为本的秩序,和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知识的关系,让未来学校变成生长场、生活场、内生场、共生场、创生场、生态场、率性场、智慧场。

朱筱松老师的《基于AI思维视角对高年级想象类习作教学启发的“想象”》,以AI思维视角,学习其“学习”的思维,勾联“想象”,审视当下想象类习作教学的现状,关照想象类习作教学的要义,探索语文核心素养取向下统编本教材的想象类习作教学的关键区,对想象类习作“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作更进一步的畅想。

肖燕燕老师做了《想象,创造性复述故事的钥匙》的汇报,认为创造性复述故事是五年级学生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想象是创造性复述的钥匙。可以从换个角度逆向想象,多个维度发散想象,挖掘内涵延展想象,焕发独特主体想象这些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

潘慧萍老师分享了《建构想象教学逻辑的小学数学课堂》,通过联想、设想、猜想、感想四个方面,结合自身实践和案例分享,在数学思维中呈现递进式并带有文学底蕴的精彩汇报。

郭萍老师分享的主题是《放飞想象,玩转数字》。她从数符、数形、数文、数理四个角度,感悟数之巧、数之妙、数之美、数之奇。在分享中,郭老师列举许多趣例,通过让学生进行直观想象,以促进学生开放性生成。最后用一首诗歌结束精彩汇报。

赵丹老师分享了《从知识传授者到情绪工作者——教师身份一种视角的再诠释》。面对VUCA时代的不确定性,寻找教师身份转变的可能性:教师应该从注重“知识”到关注“情绪”,以情促思、以情导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现。

洪盛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基于时空维度视角下教育形态的“变”》他从三维、四维、五维、万维以及奇点来畅想教育形态,不同形态有些不同的特点。最终说到无论教育形态如何变,育人的根本目的是不变的。

郭皇冠老师为大家带来《基于茶话会式家长会的畅想与实践》主题分享。她从当代家长会存在的问题、问题之源入手,畅想了茶话会式家长会,将校内家长会转为校外的茶话会。郭老师分享了班级举办过的精彩的茶话会式家长会,并畅想了未来茶话会式家长会,让孩子们所受的教育更好地走向未来。

许娟老师分享《创生式主题班会活动畅想与实践》,以对传统主题班会课的反思为起点,充分挖掘家校社资源,尝试突破时空界限,突破参与对象单一化,采用主题创生、内容创生、形式创生的方法,探索出主题班会活动新路径。
教育论坛是“草根”科研文化的载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是学校整体推进的枢纽,是多维相遇的教育场。我校坚持教育论坛十多载,坚守教育论坛的价值和初心,至今已连办二十五届。在坚持中,我们相遇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此次教育论坛是我们从校际联办走向区域认同的一次里程碑,相信未来的教育论坛将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