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29日上午,我校迎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课堂——《设计智能响铃仪》,本次课由曾菁菁老师任教,吸引了众多领导和老师前来。曾老师深度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能力,达成教学目标。
上课伊始,曾老师率先引入学生所熟悉的各式各样响铃仪,并提出问题——如何使它们智能化?在一学期的人工智能学习基础上,学生发散思维,各抒己见,同时,曾老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传感器,梳理智能电铃的功能,学生们纷纷在记录单上写下了自己的“奇思妙想”。
为了让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编程,本节课曾老师按照学生的能力将编程大挑战分成了“闹钟、门铃、地震警报器、博物馆警报器”四个不同的水平。紧接着,进入了本次课堂的动手环节,学生两两一组拼搭设计,将自己“智能响铃仪”的梦想照进现实,向全体老师和同学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响铃仪。
课后,人工智能共同体成员及优必选老师齐聚研讨。曾菁菁老师向大家分享了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她提到过去教学中学生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对条件程序的选择不够明了,本节课针对该问题让学生区分判断语句,并利用流程图帮助学生理清逻辑思维。在场老师对本堂课都给予了充分肯定,许天赐老师认为每次研讨课结束后,要反思是否将设计意图和能力目标高效落实到课堂始终,师生共收获。优必选舒老师提出,本节课分层教学是一大亮点,在难点的突破上,也就是流程图的画法,可以采用希沃拖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维。最后,许老师对下学期的任务做了进一步的安排。
通过此次研讨,老师们对人工智能的课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相信在老师们的不断努力下,莲前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将砥砺前行,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