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高考、新课程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英语教学交流,推动课程教改的深入,12月1日下午在松柏中学开展了思明区高中英语教学开放周观摩研讨活动。
第一节为松柏中学刘奕琳的公开课,刘老师聚焦“单元深度教学”下阅读教学探究。她从TopicTalk入手,引入Internet话题,快速导入阅读文本的标题,让学生聚焦标题中的“Stronger,Change,Internet”,同时也为下面的阅读埋下伏笔,留下悬念。刘老师做好课的前移后续工作,课前,刘老师发布了问卷并根据调查结果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读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理解网络只是工具,关键在于人们的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刘老师对生成性资源的处理,刘老师有意识地留下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碰撞出的独特思维火花,并强调和提醒学生要充分的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来实施和完成大任务。

湖滨中学英语组吴玮琛老师执教公开课的课题是“读后续写之动作描写(Actions in Continuation Writing)”。吴老师以视频导入,请同学们根据视频提供的线索思考: What is the video about? What will you do in such a dangerous situation?引出本课的主题语境:海难与自救。阅读文本部分,让学生划出动作描写的词块和句型,并关注表示“说”的动词。技能训练部分,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说”的具体动词替换文本中的“say”,学会运用具体动词丰富文章语言。接着以The water carried Sami为例,展示如何运用形容词、副词、非谓语、从句拓展这一简单句,使句子更具细节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组练习拓展四个简单句,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输出部分,以五个简单句作为提示,让学生运用本节课的技能连句成篇,进行微写作训练,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令听课老师们印象深刻的是吴老师娴熟运用西沃白板技术,充分利用让学生上台选用包含“say”的各种表达的词汇游戏,使高中课堂充满活力,生气盎然,是高中课堂动静结合的较好范例。

同安一中陈军老师的点评真诚中肯富有建设性,刘老师的课聚焦新课程的单元整体设计,采用逆向设计,特别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结果,对知识的高度整合,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碎片化的,而是结构化了的知识,但美中不足的是问题设置超出符合学生的知识领域。吴玮琛老师的课从小处着眼见文章,以小见大,对语言学习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词汇、句子、微写作进行扎实训练,关注读后续写中的细节描写,通过动词推进文章理解,使学生对这一高考新题型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区教研员何闽娥老师希望老师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面对我区的生情,更应该关注课堂的中间环节,即熟悉—记忆—内化,如何加强在课堂上关注操练、强化语言基础知识训练,减轻学生课外负担,为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值得思考的议题。

撰稿人:何闽娥
摄影人:黄雅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