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课堂模式变革 促进教学实效提升
2022年4月28日下午,国家级信息化教学思明实验区智慧校园电子书包项目区级研讨活动在莲前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特邀厦门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正高级教师、省小学语文名师程少波,厦门市民立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沈铭两位专家。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信息技术中心郑雅芬副主任、应陶陶老师,思明区莲前小学郑文红校长、叶佳芳副校长及思明区电子书包项目实验兄弟校老师全程参加了此次活动。
壹
电子书包研讨课
第一节先由莲前小学洪义岚老师执教二年级《古诗二首·绝句》,洪老师在课堂上引入水墨画、配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古韵课堂,引生入境。洪老师在课堂上适时有效地使用电子书包,通过拼图成画、给画配诗,帮助学生理解古文,助力学生想象,初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第二节课由莲前小学张燕婷老师执教四年级数学课《三角形三边关系》。张老师在学生空间想象的基础上,通过“猜想—验证—结论”,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三边关系。在质疑与实践中,不断深化学生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理解。利用电子书包即时反馈功能,对学生的错例进行精准的定位与分析,引导学生优化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交流研讨
课后,两位执教老师向与会老师阐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设计意图以及电子书包运用的结合点。备课团队介绍了两节课的设计思路及思考。
在李胜元老师的主持下,各协作圈的老师对两节课展开自由评课,在线上研讨区域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专家点评指导
厦门实验小学程少波老师对第一节语文课进行了点评与指导。程老师认为本节课是一节赏心悦目的课堂。圈画诗中景,打开了学生想象画面的思路,进一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拼图配文,让电子书包的拖拽功能丰富课堂活动。
民立小学沈铭副校长对执教第二节课的张老师给予了肯定,沈老师认为本节课教学设计思路新颖,有一定的创新,是一节成功的电子书包研讨课。沈老师结合最新出台的课标,也提出了对本节课的思考与指导。
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应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肯定,就线上研讨等工作做了进一步部署。
最后,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信息技术中心郑雅芬副主任作总结性发言。她肯定了两位执教教师立足学情设置教学目标,利用电子书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她认为本次活动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融,和而不同的课堂教学。同时也为下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几点具体要求。
智慧课堂助力教学发展
“电子书包”项目的推进,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便捷地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本次研讨,教师更加了解“电子书包”项目,吸纳更多教师乐意加入实验组,一同探究新技术带来的课堂新变革。
教育信息化必将带来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深刻革命,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泛在学习环境和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
道阻且长,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下的“电子书包”整合模式仍有待老师们在实践中探索发现。相信所有实验校将始终秉持学科育人理念、力争凸显学科教学特点,坚持技术为课堂服务,技术支撑打造智慧课堂,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 END —
供稿:莲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