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今古。在蹁跹春色中,我校二年级语文备课组紧扣教改新方向,以单元整合为基点,以提升学生素养为核心,在研讨中泼墨思想,用青春绘彩课堂,开展了一场主题突出、底蕴厚实的无涯展示课。

4月13日,二年级语文备课组作为“首秀”,在暖融氤氲的芬芳中正式拉开无涯展示课的序幕。二年级备课组活动包括四个环节:备课组长汇报、青年教师课堂展示、组内老师课后评课、专家领导点评。首先,陈志茹老师以二下语文第三单元为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大单元为板块,进行单元整合。介绍了第三单元备课思路和设计目的:课文所指向的内容不同,但是每一篇课文都是一张张亮丽的中国名片,向学生传递着中国文化。为此设计了“做传统文化传播的小使者”这个大任务,带领孩子们游览壮美山川馆、传统佳节馆、汉字文化馆、中国美食馆,将学生、课本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引领学生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识记中华汉字,梳理总结识字方法,同时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中传承中华文化传统。

林思颖老师执教《“贝”的故事》以活动任务为主线,设置了文化馆汉字讲解员的情境任务。依据文本特点,以“资料袋我会读”“资料袋我会整”“贝字故事我会讲”为三个层级任务,让学生了解贝的演变过程,特点和作用,知道作为偏旁时所代表的含义,并学习一系列带有贝字旁的字。其中争当“金牌讲解员”的情境,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他们了解“贝”字的来历,“贝”的特点和作用,以及由“贝”引出的其他汉字。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探寻汉字故事,传承汉字文化。

叶嘉玉老师用《中国美食》带领小朋友探究菜单上的秘密。课上,叶老师通过动图,微课等教学手段,设置“美食菜单我汇报、菜单上的秘密、美食学着做、美食我会做”,让学生在识字中了解中国美食的烹饪方法,在了解烹饪方法中巩固生字。通过“一种食材多种烹饪方法制作菜单”和“多种食材制作菜单”的设计,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和挑战欲。孩子们在一环紧扣一环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课堂上学生兴致盎然,充满童真童趣。

课后低段教研组及时进行了研讨,老师们对两位青年老师课堂中的优点给予肯定,同时又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商讨解决的方法。此次评课为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最后,思明区进修校语文教研员蔡维真老师肯定了二年级语文备课组针对单元整合的大胆尝试,指出了今后教研的新方向,除了在教材内容方面进行整合,还可以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点,立足思维提升与发展的层面,结合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类比、统整、迁移、创造等思维能力。

青,若出于蓝,必先炼之。相信在后续的青年教师展示课中,青年教师们会有更精彩的呈现,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