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犊闯炼,小有所获——记松柏学子参加厦门市第38届科技创新大赛

作者:王佳玲时间:2023-03-23点击数:




厦门市第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幕式


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大赛是青少年创新创造的“赛马场”,每年都有许许多多令人耳目一新的青少年创新成果在这个舞台脱颖而出。20221219日,第38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复赛在厦门园博园拉开帷幕。松柏小学20194班陈正勋同学、20196班胡一嘉、杨沛成同学参加了两个项目的竞赛,在封闭参赛的环境中独立闯练应赛,最终陈正勋同学的“防高空抛物智能检测器”获得了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二等奖;胡一嘉、杨沛成同学代表参赛的项目“校园安全标识的创意迭代”获得了科技实践活动三等奖,这是松柏学子首次在本赛事中有所斩获。

选手利用赛前布展时抓紧时间练习

胡一嘉、杨沛成与指导老师王佳玲合影

本次比赛的作品都来自孩子们平日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成果,陈正勋同学的小发明源自其对发生在身边的高空玻璃坠落案例的切身体会和关注,也源他对自身兴趣的坚持和发展,从初次搭建到比赛,前后排除困难,拆装配件,力争提升完善,过程中难以计次,而他执着的精神是作品日臻完善的内核动力,最终在赛前拿出了自己相对满意的防高空抛物提示器。胡一嘉和杨沛成同学则是代表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校园安全标识的设计迭代”团队参赛,两位小选手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整个活动项目周期长,关注点多,虽是亲身参与者,但要在比赛规则中要求的短短十分钟内展示表达,对于四年级的他们也绝非易事;在王佳玲老师的指导下从表达内容,到形体仪态,再到如何配合展品、展板陈述到位都下了一番功夫,在校练,在家也练,场外练,场内还练,两个孩子在备赛参赛的过程中不惧困难,诚朴踏实,在不到一周内就进步明显,难能可贵!从确定比赛时间到最终参赛的集训时间紧张,但三位参赛选手在保证日常学习的基础上,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不断改进智能防高空抛物作品和安全标识设计,配合展板进行解说展示的练习,与老师配合模拟评委压力问答下的应答训练,日积跬步,回首皆是财富。

胡一嘉、杨沛成赛前集训留影


因本届比赛规则中明确要求:参赛现场只能有参赛选手独立应赛,就在布展完毕后仍在现场指导训练。当天下午选手们的比赛一直从两点进行到五点半左右,三位小选手在场内一边精心等候评委团的来临,另一边也在现场大开眼界,比赛场变成了学习场,他们见识到了不同项目、不同类别的参赛项目和选手,流连在各个展位和展板前倾听与学习,也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通过这次比赛,孩子们独立面对三个多小时的答辩,扛住了评委们一语中的直戳心巴的提问,增长了竞赛经验,还受到赛场中众多有意义又有趣的课题、发明的启发,选手们一出赛场,就跟老师和家长们激动地汇报了比赛过程,如何应对与问答,以及评委提出的提升建议,难掩兴奋和激动之情……对于选手而言,这不仅是他们第一次参加这类竞赛,更是一次闯练和新的启迪之行,既看到了朝阳中园博湾晨飞的雁群,还看到了落日里满载的欣喜,而这次闯练的宝贵经历更会是成长时间轴上的一个关键节点,相信也祝福孩子们能在收获中孕育出更灿烂的成果!

以下是松柏学子在本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1.四年4班陈正勋获第三十八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 二等奖 指导老师:王佳玲

2.四年7班林则镐 获第三十八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文字作品 一等奖 指导老师:林宏宇

3.六年6班陈子立 获第三十八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文字作品 三等奖 指导老师:孔维红

4.五年6 叶致恒获第三十八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文字作品 三等奖 指导老师:郑蓉玲

5.林宏宇老师获第三十八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辅导员创新项目一等奖

6.王佳玲老师指导的科技实践活动获第三十八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 三等奖


陈正勋赛前布场时就难掩兴奋,开始激情介绍自己的小发明


选手大方展示,沉着应答评委提出的犀利问题

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场外围观学习感兴趣的发明作品


厦门晚报专版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