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玩家系列活动(三)——走进神奇的光世界

作者:廖函婷时间:2023-03-23点击数:


光无处不在,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关注光、研究光和利用光,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人类通过观察探索来了解我们居住的世界和宇宙,并逐渐加深对光的认识。

我们是通过光看清周围的事物的,

光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但是你们知道吗?

其实“光”里藏着很多科学小秘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身边简单的材料,

一起走近神奇的光世界吧!


实验一:光沿直线传播

同学们,你们知道光是如何传播的吗?在树林中看到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阳光照射在海洋中,光束也是直的。其实光在空气或者水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能够看到光,但是很难看到沿直线传播的光线。其实,这一点也不难,同学们在家里就能够实现,先看视频,再动手试一试吧!

(五年2班卓炫承

实验原理揭秘:牛奶在水中都是微粒形式,当一部分光线照射到该微粒上,折射入人眼后就能观察到沿直线传播的光线,被称作丁达尔效应。如果水中不含任何固体小颗粒,就无法观察到。 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其传播方向不变,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光的直线传播。



实验二:反方向的箭头

(五年7班吴与宸

实验原理揭秘:当玻璃杯装满水时,玻璃杯就像是凸透镜一样,光线经过折射之后,除了经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其他方向的光线都会改变方向。因此,我们看到水中的箭头就变成了相反方向的样子了。




实验三:造彩虹

“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 有时候,在雨后我们可以看到一道彩虹挂在天空,遥不可及。它非常好看,就像一道桥梁一样。不过彩虹并不是每次下雨之后都能看到的,而之所以出现彩虹,是因为这是一种神奇的光学现象哟~其实,我们自己在家就可以制作彩虹哦!一起来试试吧!

(五年6班刘思辰


实验原理揭秘:原来利用水和镜子可以将太阳光经过一系列的反射和折射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也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彩虹了。彩虹是阳光照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从而出现色散以及反射形成的,阳光在透过水滴的时候会从不同角度进去,而在水滴里面也会用不同的角度进行反射,而在水滴里面以40-42度进行反射的时候,就会形成彩虹。

同学们,这些和光有关的科学小实验是不是非常有趣啊,其实和光有关的小实验还有很多,光还有很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寒假期间,同学们可以找一找,看看你身边有没有和光有关的神奇现象。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科学家。他开创了墨子学派,称为“墨家”。墨子去世后,他的弟子记录墨子生平事迹,收集其语录,编成《墨子》一书。此书流传后世,影响巨大。

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光沿直线传播原理,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2000多年前的一天,墨子带弟子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墨子和弟子在一间黑暗小屋的朝阳的墙上开了一个小孔,人站在小屋外合适的位置,小屋里小孔对面的墙上出现了一个倒立的人影。科学史家纵观人类光学史后发现,墨子是第一个进行光学实验并对几何光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他和弟子做光学实验得出的结论与近代的研究成果基本相符,这不得不令人称绝。


有光阳光的十万个为什么,用诗意的语言,唯美的画面,讲述阳光的奥秘。这套书分为四册,以阳光的视角对生命循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四本书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我的光》解答了阳光怎样为地球带来生命,又如何为人类提供电能的问题;《生命之光》介绍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即绿色植物如何通过阳光、空气和水制造万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实现生命循环,给地球带来生机;《海中阳光》解释了浮游植物如何通过捕捉太阳的能量,一方面为陆地生物提供氧气,另一方面哺育海洋生物,参与到海洋的生命循环中;《深埋的阳光》阐述了化石燃料如何形成以及燃烧化石燃料如何改变地球。


亲爱的同学们

四季都是读书时

寒假最是读书季

一好书像一艘大船

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科学知识海洋。

妙趣科学在等你,科学集结令

同学们,生活处处有科学,让我们带着好奇心去发现,去探索吧。现面向广大同学征集以下素材:

1.你对生活中哪些科学现象有兴趣,或者科学好点子,请向科学老师反映。

2.同学们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科学实验并拍摄成视频作品,提交给科学老师,优秀的视频将有机会在校内展播哟。

同学们赶紧行动起来,我们在妙趣科学等你,说不定下期科学主题的主角就有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