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而不重,习而得法

作者:时间:2022-06-21点击数:

    荷风徐徐送香气,散落为雨滴清响,期末复习时光倏忽而至。2022年6月16日下午,为探索“双减”背景下复习课提质增效的路径,前埔南片区语文组齐聚莲前小学,聚焦复习课“回顾与整理、查漏与补缺”的功能,答复习之困惑,话高效之策略,开展期末复习研讨活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诚然,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撬动学习任务的支点,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和表现的载体。

    第一节独具巧思的课堂是由莲前小学的陈荧老师带来的《应用文写作复习》,陈老师以学生共性问题为抓手,立足学情,找准基点;着眼生活,创设“爱心帮帮团”的真实情境,并开创情境“衍生”产物,串联了帮莲莲“修改寻物启事”和“撰写演出通知”的驱动式任务,让学生得法、用法,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紧接着陈老师顺势而导,巧妙地借创编儿歌梳理应用文的要素异同点,突破难点;最后,陈老师在“开盲盒”的趣味环节中引领学生以结构视角复习小学中段的应用文特点,关注知识结构的整体性。

    古人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第二节富有底蕴的课堂是由金鸡亭小学的詹梅珍老师带来的《作家笔下的动物一四下第四单元复习》。

    詹老师的这堂课,借用王安石的一句诗说:“看是寻常最奇崌,成如容易却艰辛。”她让学生聚焦作家笔下的动物,通过“抓住关键语句,了解动物特点”、“揣摩表达方式,感悟思想感情”的教学路径,让学生在横向比对、纵向分析中初步感知同一作家的表达方式及不同作家的表达方式之异同,体悟言语背后作家蕴藏的饱满情感,以点带面,让学生顿生“既见树木,也见森林”之感。

    精彩的课堂展示之后,两位执教老师纷纷阐述自己的设计意图及课后反思,并提出了自己在磨课过程中的困惑。

    随后的评课议课环节,各兄弟校的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共商真知灼见。在研讨中,大家对授课教师的课堂设计创新点与出发点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以两堂课都能注意整体规划,强调多方面要素的有机整合,把握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此次复习研讨课的知识梳理让孩子有更清晰的方向和结构意识。同时,前埔南片区片长苏雅老师也分享了自身关于复习研讨的想法:她提出复习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提升;复习研讨课的切入点要依据学情学生的薄弱点为基点,练习的设计可更具指向性和迁移价值,注重挑战性、梯度性。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这次前埔南片区的复习研讨不仅是阶段性总结,更是全新的开始,为我们提供复习课堂的新路径与新思考。我们始终是语文大世界中小小的行者,将继续怀揣初心,砥砺前行,在以生为本的课堂中厚植情怀,在语文教育教学的路上“烛照万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