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并对各个核心素养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了说明。为促进我校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莲前小学综合教研组于12月17日上午开展了校级教研活动,由体育学科展示研讨课。
研讨课开展之前,体育组根据体育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六个要素,确定以水平二中三年级《四色大比拼——快速跑》一课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学会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和锻炼,增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健身育人功能,体育教育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要重视通过运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品格。
在孙仁聪老师和其余体育教师的指导下,林俊杰老师一次次磨课,将此次课程的重难点与体育核心素养逐步融合,能循序渐进的指引学生学会运动技能并培养学生相互尊重、团队合作、正确的胜负观。

上课伊始,林俊杰老师用他幽默有趣的语言,良好的教态引领学生,向我们展示了一节乐趣浓厚,活泼的课堂。课上,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着学生们进行了热身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一物多用,利用彩带的趣味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以学定教,充分发挥同学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听课的老师们跟随课堂节奏纷纷在听课本上写下各自的见解为后续的研讨进行铺垫。
研讨课后,林俊杰老师根据该年龄层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设计意图说明,而后孙仁聪老师依据本次课进行了补充以及教材分析解读,三、四年级跑的教材具有发展学生速度、耐力、力量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奔跑能的健身价值。接着连振杰老师和杨帆老师分别从体育核心素养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两方面进行评课议课。

随后其他备课组老师对此次研讨课发表意见,纷纷表达各自的看法。虽为不同学科,但对于林老师的授课方法与教学策略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自己的困惑和建议。王绿茵老师认为学生分组方面可以做一个调整,使得整个课程设计和学生掌握技术能力上更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科的疑问,体育备课组进行了解答并反思。林老师表示“在体育技能的学成中需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授,并关注不同学生的习成程度改进教学手段。”
最后,陈巍老师依据我校“四一”教研文化中的“一个问题、一次方案、一个策略、一个研究”等内容,为今后的活动提出了要求和方向。积极将单向交流”转为“多向交流”,形成教师之间、教研组的多向交流渠道。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注重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发现、不断研究,方能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教学与研究两翼齐飞,努力探索素质教育条件下综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和教学方法,进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未来教学的道路上,莲前小学综合组教师必将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行有度,创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