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 | 课程培训引方向 竞赛“下水”助发展

作者:时间:2023-03-13点击数:

01人工智能课程培训,引领教学方向

为提升我区人工智能项目任课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课程实施的能力,2022年10月9日下午,清华大学龚超博士受邀通过线上为思明区中小学人工智能任课教师作了题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构建与探索”的专题讲座。龚博士从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宏观环境、发展现状、课程体系和实践探索四个方面做了详细介绍。

龚超博士首先对人工智能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刻不容缓。龚超博士还为老师们介绍了我国人工智能教育相关政策法规,详细解读了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战略,为老师们指明了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的方向。

同时,龚超博士对国内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特别是针对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六大结构中的人工智能这一课程结构模块相关知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学段举例讲解,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指导意见,鼓励教师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思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技术。

在课程体系方面,龚超博士首先从人工智能课程性质出发,指出人工智能是一门高度交叉的学科,并从行业、学科和学派三个维度分别举例阐释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其次,龚超博士强调了人工智能通识的必要性,指出中小学与大学的人工智能教育是有机整体,不能割裂,并对中小学人工智能知识体系的内容边界和难度边界进行分析,进而构建了中小学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最后,龚超博士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和相关案例,提出了人工智能学习三步走,并从教学视角出发,为老师们介绍了系统的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和全面的师资培训课程体系,与此同时,还为老师们推荐了大量的人工智能历史相关书籍。

在实践探索方面,龚超博士分享了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探究性学习训练营相关案例,并详细介绍了学生的项目学习成果和活动组织过程。在人工智能项目活动中,学生们通过敲击代码、建立模型,编写了多款AI智能程序,在竞技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

龚超博士对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使得教师们反响热烈。讲座结束后,龚超博士和来自思明区一线的中小学人工智能任课教师开展了深入交流,并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做了精准且详尽的解答,从而提升教师对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深入理解,拓宽了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视野,为今后思明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日常教学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02人工智能竞赛培训,提升指导能力

除了课程实施培训外,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竞赛指导能力也是思明区在人工智能项目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加强教师深入了解竞赛项目的规则、评判和执裁要求,促进人工智能项目的深入开展,10月14日和24日召开了国家级信息化教学思明实验区人工智能项目竞赛培训活动。

在人工智能项目竞赛候选裁判培训中,梧村小学吴毅老师、槟榔小学陈麟老师和观音山音乐学校项慧芳副校长围绕《超变战场竞赛指导与执裁技巧》和《生态保卫战竞赛指导与执裁技巧》和《AI智慧竞赛指导与执裁技巧》三个主题为各校推荐的人工智能竞赛候选裁判做了专题指导培训。

讲座伊始,吴毅老师详细介绍了超变战场赛项,包括参赛人员、WRC体系等。随后,以图文并茂、视频结合的方式对超变战场的场地、比赛道具、机器人要求等进行了逐一介绍。在此基础上,吴毅老师通过“火眼金睛”练习题帮助老师们巩固对比赛规则和得分细则的学习。

接下来,通过一个详细的执裁视频,在座的老师们不仅了解了执裁的流程和话术。在比赛视频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和意外,也让老师们对执裁过程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多的思考。最后,在答疑环节中老师们积极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吴毅老师结合讲座的内容和实战中的情况耐心地进行了解答。

第二场讲座《生态保卫战竞赛指导与执裁技巧》中,槟榔小学的陈麟老师对生态保卫战赛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主要包括主题介绍、参赛介绍、规则介绍、检录培训和裁判培训五方面的内容。

陈麟老师重点介绍了生态保卫战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的要求、规则和得分要点,并且给出了自动模式的示例程序,给老师们作为参考。在讲座的最后,陈麟老师以Q&A的形式总结了在以往比赛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

与《生态保卫战竞赛指导与执裁技巧》讲座同时进行的还有初中组《AI智慧竞赛指导与执裁技巧》讲座。观音山音乐学校项慧芳副校长亲自开讲,对AI智慧赛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赛项简介、裁判须知、记分指导、实操模拟等四方面。

为确保参训教师对即将开始的比赛过程中的疑难点、争议点做到执裁规范、准确,项慧芳副校长特别提醒大家要恪守“公平、专业、沟通、礼貌”的执裁原则,使用规范执裁话术。并通过播放多个实景比赛视频录像,参训教师同步现场记分核对的方式,发现执裁过程可能出现的争议点问题点。多番细致研读比对比赛规则逐一讨论,达成统一执裁标准。扎实高效的培训为该赛项的顺利有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03执裁模拟与竞赛,助力教师发展

10月14日下午,平日里在辛苦指导学生参赛的老师们摇身一变,成为参赛选手和裁判,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裁判实操练习和“下水”赛。

老师们带着自制的“战车”,按照抽签顺序,两人为一支队伍,根据对战顺序,展开激烈的角逐,体验比赛流程。老师们除了亲自模拟参赛外,还同时体验裁判执裁过程,学习执裁话术、实操各赛事的计分。

AI生态赛场,在调试阶段,比赛的老师们依据场地现场情况和小车运行效果,不断调整参数、优化程序。比赛阶段,老师们使用检录通过的小车,依照对战顺序,进行两轮比赛。裁判老师在旁实时记录成绩单,并学习裁判的执裁流程和话术。随着比赛经验的增加,比赛老师们在赛场上的表现越来越稳定,执裁老师们的计分操作也愈发娴熟,快速地在成绩记录单上记录赛况成绩。

相比AI生态,AI超变的比赛现场更加刺激,小车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赛。根据对战顺序,老师们使用自己的模型车,上场体验从检录到签字确认比赛成绩的整个过程。比赛时,场上的老师们根据现场的各种情况,快速调整比赛策略。旁边的裁判老师也在认真地学习执裁,在成绩记录单上实时准确地填写赛事战况,对有疑问的地方赛后及时提出。AI超变的赛事规则相对更加复杂,赛场的执裁难度也相对更大,刚开始,许多老师由于对赛事的不熟悉,在计分中依然遇到了不少问题,在主裁老师的帮助下,以及老师们自身的不断练习和努力,他们的执裁速度也逐步提升,正确率不断提高。

通过一个下午的现场实操,老师们将之前学习的理论落实于实践,掌握了AI生态、AI超变赛场的计分要领和执裁流程,鼓励教师参与赛项组织和赛事制裁,提升教师竞赛指导能力和信息化素养。

未来,思明区人工智能项目还将做好“课程+竞赛”融合,在新课标指导下,通过课程和竞赛两个抓手来推动项目深入开展,促进教学改革。